大匠谢刀尺_

我若不幸贱且死,请将我的骨灰撒在帕特雷湾的波涛之中。此后若有人想来“拜访”我,可以在撒出骨灰的那处海岸摆上榨菜月饼和宋嫂鱼羹;我本人确实是吃不了它了,但会有无家可归、饥肠辘辘的人来吃,这就足够令我感到快乐了。

【历史同人/巩荆】焚(原创)

前度谢刀尺被封了号,换个号接着浪,之前那篇文再发一遍x





子夜,一张只写了十几个字的纸被塞到了油灯的灯芯下面。伏在案上的老者托着下巴,空洞地看着那张纸逐渐地泛黄、泛黑,直到化作灰烬。
王安石换了一张纸,重新铺在案上,提起笔。一只满是老年斑和老茧的手颤抖着,笔尖在纸上留下二三扭曲的笔画,之后便被一滴泪水化开了,只剩下一团模糊的墨痕。
沧海桑田,世事变迁。自变法以来,王安石对于自己的众叛亲离已经习惯了,也听到过不少好友的死讯。
但是这一次不同。
曾巩是死在江宁的。
举办丧事那天,王安石紧跟在丧葬的队伍后面,他那患了眼疾的眼睛望向灵柩内那具逐渐僵硬的尸体。他想看清好友那张熟悉的脸,眼前却已蒙上一层浓雾,什么也看不清。这层雾仿佛是阎王有意在黄泉路口设下的,是为生者与死者间的屏障。
那夜,这位昔日下笔如有神的才子竟挤不出一个字给好友的祭文,那些适合这位少年好友的赞颂之辞似乎在年少时便早已被用尽了。
记得他们初见的时候,两位父亲在高谈阔论,两位年轻人却在客店那道木制的大门处相遇了。他们随意交谈了几句,之后便在汴京城的大街上高谈阔论着国事与道德,不少路人都围在周边旁观。那次,在一个关于孔孟的问题上,王安石被曾巩驳倒了。他有些不服气地涨红了脸,但之后很快就释怀了。
夜里,华灯初上的汴京城,两位尚未弱冠的少年紧握着彼此的手,以朋友的身份在大街上漫步。
对于自幼性格孤僻古怪、整日读书的王安石来说,这可说是他的第一个朋友。
后来,他们经常通信,一有机会便相伴同游。两个人在黄昏坐在彭蠡泽边谈论琐事,在夜里点着油灯一起读书、交流。王安石比较习惯躺卧在床上读书,曾巩便也常常坐在同一张床上,方便随时交流书上的那些词句。若是有一个人一不小心睡着了,另一个人便会小心翼翼地整理一下被褥,然后接着读书,偶尔把目光移向油灯下那张熟睡着的脸,猜测着对方在梦中又阅得了怎样的锦绣文章。而在相距千里、不得相见的日子里,他们频寄锦书,互诉相思之情。“朱弦任尘埃,谁是知音者。”①
记得王安石在曾巩的力荐下第一次见到欧阳修的时候,曾巩向他最尊敬的老师介绍这位朋友,称颂他的贤能,口若悬河,那溢美之辞听得王安石涨红了脸,欧阳修将信将疑地皱着眉,打量着面前这位极度不修边幅的少年,但在读他的文章时,便露出了一副如获至宝的表情。曾巩面露微笑地望向自己的朋友,目光相对之时,两人的颊上都泛起了红晕。
变法之后,因政见略有不合而分别的两人已经多年没有相见了。退隐江宁的王安石万万没想到,汴京一别,他们竟只剩一次见面了。
王安石去探望好友时,本已经连说话都困难的曾巩竟从床上坐了起来,与这位前来探望的好友叙起了旧。日近黄昏,曾巩的嗓子里已经彻底挤不出字了,他与王安石对视了良久,四行热泪滴在被褥上。曾巩静静地躺在床上,逐渐睡着了。
第二天,曾肇哭着去了王安石家,说出了那令人绝望的消息。昔日的丞相当场痛哭了起来,就像个孩子。
那夜,王安石辗转反侧,无法入睡,眼睑的每一次翕动都只是沾湿了被褥,而完全不能催人入睡。他从床上爬起,去了好友的灵位前。
空荡荡的灵堂,仿佛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天地,中间躺着一副灵柩,一位好友。沉重的脚步声打破了这小世界的沉寂,拐杖点在地上的响声久久回荡着,那回声仿佛是曾巩感受到了王安石的悲痛,回复的讯息。
“荆公。”一个声音突然在灵堂里响起,王安石回头一看,是曾布。那个曾经在三司条例司大谈市易法的青年如今也已生了几丝白发,满脸的泪痕与沧桑。
“二兄他在母亲死后便已经积劳成疾,在丁忧途中,他知道自己来日不多,唯一的心愿就是再与荆公您见一面,”他带着轻微的哭腔说道,“长兄如父,但是大兄体弱多病,一直以来都是二兄在照顾我们这些弟弟妹妹。尤其是对于遗腹的子开②来说,二兄就是父亲。以前,他教我和子开读书,那时候,我和子开背书时候每错一个字,他就要求我们晚上在读书岩多待一个时辰。他经常跟我们讲,他的朋友王介卿即使考取了功名,夜里也在挑灯读书,因为他是心系社稷的,读书从来都不为功名,只为苍生。后来变法时候,他临别时对我说,王介甫虽然生性过于执拗,但对于自己决定的事情无怨无悔,宁愿遭到世人的唾骂。他嘱咐我在条例司工作时要谅解荆公的脾气,但亦不可吝于说出逆耳忠言……”
话音停止了,只剩下低低的抽泣声。
“子固……”王安石低吟着,“昔伯牙为子期绝弦,我不善弹琴,无弦可绝。但你我二人在世间知音极少,你确是我那一只手数得过来的知音里我最早认识的那一个。如今你死了,我似有无数的话想对你说,但是提笔欲写祭文,却竟写不出字来……子固,你要理解我的感受。”他粗糙的手放在那具冰凉的尸体上,感受这那原本满腔赤诚的胸口的无尽沉寂。
“吾少莫与合,爱我君为最。”③

注:
①选自曾巩《江上怀介甫》。
②子开:曾肇字。
③选自王安石《寄曾子固》。

评论(1)

热度(91)

  1.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